6月16日,第二届世界闽南文化节将在泉州举行。这是闽南文化的一大盛事。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:包括开幕式文艺晚会、第二届世界泉州同乡恳亲大会暨泉州市海外交流协会成立大会、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揭牌仪式、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闽南文化研究中心等13个项目。

茶乡姑娘呦,采茶歌儿唱起来

  “十条丝线九条青,姐妹站近茶丛边。满山茶工片片是,到处都有念歌诗……”安溪大坪乡,83岁的白玉纺奶奶唱起了自己年轻时编的采茶歌。筱茶在这茶乡人家刚坐定,就被这支曲子吸引了。

  玉纺奶奶20岁时从安溪龙门嫁到大坪。正值妙龄的她,第一次站在了茶山上,那一片壮丽的茶乡美景打动了她,随口就哼唱出了许多山歌调子,并在姐妹中传唱。63年过去了,如今已是奶奶辈的玉纺,嘴里唱着难忘的山歌,手中娴熟地挑选着茶梗,动作不曾停下。

术业有专攻,守好乌龙茶之根

  筱茶心中犹豫,对于沉浸在种茶、制茶中的安溪人来说,茶道的发展也许走得慢了些。铁观音创始人魏荫的第九代传人、国家级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魏月德却说,“我们并非没有茶道,而是失去了。”唐宋以来,我国的茶道声名远播,只是后代不断推翻前朝的饮茶方式,反而日本等东亚地区保留了饮茶传统方式。魏月德认为,不要羡慕别人品茶的形式,所谓“术业有专攻”,日本、台湾重品茶,我们重制茶。茶道的发展离不开乌龙茶的“根”。

传承与发展,代代人共同努力

  为了保护与发展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,安溪自2005年起制定了“五年保护计划”。乌龙茶标准综合体系被作为国标实施,“安溪铁观音”成为全国最早的茶类中国驰名商标。在安溪,铁观音制作技艺还被编写成“乡土教材”,作为小学、中学和职业中专的课程,使学生从小懂得制作的基本知识,也许未来的大师就在他们之中诞生了呢!

老街和故事,讲述茶乡悠悠事

  茶乡安溪,有关茶的传说和故事特别多,打开便捷的网络,一会儿工夫就跳出成百上千个链接。民间传说自然不能成为史实考证的依据,不过它们都在阐述同一件事——铁观音的发源地就在安溪。

  安溪人种茶、制茶,也卖茶。李宏鸣书记自豪地说,第一个将铁观音茶苗传播到台湾的,是清朝光绪年间祖籍大坪的张乃妙。大坪乡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第一家台资茶企业,引进了当地第一台全自动茶叶生产机械。从茶叶走出去,到反哺家乡,大坪乡用了一个世纪。

读这些书,你可以更了解我

《茶经》,唐代陆羽著

《大观茶录》,宋徽宗著

《茶录》,宋代蔡襄著

《铁观音——安溪乌龙茶传统制作技艺》,

陈建中、陈丽华、庄莉著

《铁观音秘笈》,魏月德著

世界闽南文化节展情速递

闽南茶人的海外足迹,比如安溪人在海外开设茶庄时使用的锡制茶盘、茶叶罐等;

被奉为潮汕功夫茶的“品茶四宝”,包括红泥风炉、玉书煨、若琛瓯、孟臣壶等。